2013年,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新尝试、新探索在民间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从客观上讲,当前信息技术课面临的现状是:高中阶段自2003年制订课标以来,已经10年未修订。而初中、小学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则一直没有官方的国家统一课标。高中新课程的教材则是2004年编写的。显而易见,对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而言,课标和教材已远远滞后。信息技术课简单按照原有教材讲授已不现实,这迫使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自发对课程进行新的尝试。从主观上讲,是一部分具有忧患意识的教师,感受到对课程前景的困惑,对信息技术课进行了实验性探索。一直以来,信息技术课最令人自豪的就是学生的喜爱。很多调查都表明,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但是,近年来,课程的这一传统优势正在丧失,不少新近的调查都表明,学生喜爱信息技术,但是不喜欢信息技术课,这不能不说是课程未来最大的担忧。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课里面新探索大量涌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这是作为课程实施者的一线教师群体对近十年来课程实践最切身的反思。虽然民间的声音从来都是各说各话犹如一盘散沙,颇难聚拢起来形成合力,但这一次我分明感受到了民间思考中清晰、理性的逻辑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