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至25日,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决赛在山东淄博顺利举行。来自全国34个省、区、直辖市包括澳门在内的5700余名参赛选手参加了现场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NOC活动最高奖项——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118个,淄博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重庆代表队名列第二,深圳、北京代表队并列第三名。7月25日,颁奖暨闭幕式在淄博市体育中心综合馆举行。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可杰在闭幕式上致辞,大赛主办单位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华平讲话,总裁判长潘克明对大赛进行了总结。
谢华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梁胜红,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天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丁 新,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可杰,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锡良,淄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于 军,淄博市教育局局长
王世军,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维福,NOC大赛全国组委会副主任、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
梁锡卿,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
汤赛南,江西省教育厅原副巡视员、江西省教育学会会长
2019年4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经教育部批准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在组织开展过程中,组委会严格遵守教育部对规范举办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相关要求,坚持公益性,面向参赛选手“零收费”。第十七届NOC大赛由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大赛启动后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天津、重庆、吉林、山西、淄博、包头、青岛、武汉、大连等多地组织了地方选拔。
7月22-25日,第十七届NOC大赛全国决赛各比赛项目分别在淄博体育中心综合馆、淄博市张店区齐悦实验小学、淄博实验中学三个赛场进行。参赛选手围绕创意作品类、创意编程类、智能创意类、智能竞技类四大类共29个竞赛项目展开竞技。小选手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作品的演示,而且展示出独一无二的创客精神、创新思想及交流合作的综合素养。
7月25日的颁奖仪式上,Scratch创意编程赛项小学组选手代表、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的张祚宜,智能物联网创新设计赛项初中组选手代表、淄博柳泉中学的耿一迪、张裘晗,移动端网页创作赛项高中组选手代表、澳门濠江中学的张晓岚介绍了自己的参赛作品,并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收获与感受。
来自北京的选手代表张祚宜
来自淄博的选手代表耿一迪、张裘晗
来自澳门的选手代表张晓岚
大赛总裁判长潘克明总结了本次赛事的两大亮点:
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育发展新形态,将“融合创新”落到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实处;
二是为中小学生搭建了感受、学习、实践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交流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朝着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学习、认知、实践、探索、创新的方向发展。
大赛总裁判长潘克明
潘克明认为,“NOC之所以能够历经17载而方兴未艾、经久不衰,其重要原因是有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细心指导和积极参与。”
NOC于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17年来,NOC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专为大赛批准设立“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NOC于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
往届盛况
“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设立
7月25日颁奖仪式最后,NOC全国组委会向淄博市教育局颁发了突出贡献奖。本次决赛得到了淄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淄博市各级政府部门、全市教育系统协调配合、大力支持、全力保障,为参赛代表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创造了优质的参赛条件。淄博市教育局向全国组委会赠送了孔子“杏坛设教”承办纪念盘,寓意NOC遵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培养未来创新人才。
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已圆满落幕。在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道路上,在创新与实践的道路上,NOC,十七年,再出发!